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消费权益保护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2018年3号消费提示——暑期培训火爆 报班选择需谨慎

时间:2018-07-26 04:07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访问量:-
【字体: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都在给孩子报名课外培训班,让孩子在暑期进行充电,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学习技能。而市场上充斥着形形式式的暑期培训班宣传,这些宣传打着“名师”、“外教”、“右脑风暴”等噱头或承诺招募生源,诱使家长不惜血本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若家长选择不当,有可能事倍功半,事与愿为。市消委会提醒广大家长,暑期培训火爆,报班选择需谨慎,合法合规培训班是首选。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造成培训市场的持续红火。有些培训班打出的广告词非常诱人,比如宣传15分钟记忆120个随机词汇、四天可将《孙子兵法》、《道德经》倒背如流等等。根据东莞市消委会近年受理暑期培训的投诉分析,暑期培训主要陷阱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贴名校和名师标签。不少培训机构抓住家长比较看重名师的心理特点,打着连锁办学、名校分校、名师执教的旗号吸引生源,其实是子虚乌有。正式开课时以“老师生病”等各种理由临场换人,用其他的老师或者在校大学生代替,甚至有些教师没有相关资质,应付了事。第二,采用“试听课”方式招揽客源。培训机构借鉴商家“先尝后买”的促销策略,聘请极具鼓动性的所谓名师举办一些免费讲座,把培训的效果宣传得天花乱坠,内容只说到点子边缘,吸引家长下定金或交全款。真正上课时,就开始敷衍了事,逐渐发现后面的课程内容多是平淡无奇。第三,口头承诺多,实际兑现少。广告夸大宣传、信口开河,有的广告宣称“学会为止,不限课时”,但实际只允许补上几个课时;有些实力不强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简陋,开始打着小班教学的旗号,但中途却不断插入新的学生,教室变得拥挤,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且存在安全隐患等等。第四,收费混乱。各类培训班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开班以后又巧立名目收取教材、文具等费用;收费不提供正规发票,往往只给开具收款收据。尤其课程年限跨度较长的高额培训预付款,更存在商家“卷款逃逸”的风险。

 暑假期间,给孩子选择培训班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不要只根据家长自己的愿望报名,或者一味地相信高收费就有好效果。在挑选培训机构时,建议家长学生要做到“五注意”。首先,看是否具备资质。教育资质及合法经营资格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最近,东莞市教育局公布了全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白灰黑”三色名单,家长学生报名前,可以登录市教育局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了解合格资质的培训机构;第二,看硬件匹配。条件允许,家长学生最好亲临培训机构了解硬件设施情况,选择符合安全条件,配备培训所需设施设备的固定场所。尤其是东莞报名,异地培训的更要谨慎,由于对培训现场的规模和设备难以考察,而且事后发生消费争议,异地维权难度大,家长应深思而后行。第三,高价培训不可尽信。特别是对宣传短时间内有神奇成效的宣传多有虚假夸大成分,消费者对培训质量和效果是难以举证的,且教育因人而易,因此家长不应抱有过高期望,对高价、效果不现实的培训班,消费者要特别警惕。第四,签订培训合同协议并保留相关证据。报名时,家长应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协议》,对课程安排、培训方式、师资力量、收费项目、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和承诺,予以明确约定,并收集保留培训班派发的招生简章、宣传单等资料,以及索取付款凭证,以备消费维权时作为有效凭证。第五,注重培训安全。游泳、击剑,以及有户外远足项目的夏令营等涉及人身安全的培训课程,家长应谨慎把关师资、场地、课程设置等情况,提醒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

                                                                                           2018年7月12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