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消费权益保护

关于规范手机消费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提示

时间:2025-07-22 09:21 来源:本网 访问量:-
【字体:

  随着智能手机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手机消费已成为民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手机市场经营秩序,提升消费环境安全度,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就手机消费领域常见问题发布如下提示,助力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一、消费者购机与使用全流程风险提示

  (一)选购环节:擦亮双眼,警惕陷阱

  在选购手机时,建议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的品牌直营店、授权经销商或大型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仔细核查经营者营业执照及品牌授权资质。注意甄别宣传信息的真实性,对 “全网最低价”“零风险退货”“性能秒杀同级产品” 等夸大表述保持警惕,可通过品牌官网、权威测评机构等渠道核实产品参数、功能及市场均价。

  购买前务必现场查验手机外观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齐全,开机测试通话、网络、摄像头等核心功能,确认系统激活状态(避免购买到已激活的二手产品)。对于 “定制机”“合约机”,需详细了解套餐捆绑条款、保底消费金额及合约期限,避免因误解产生额外费用。

  (二)交易环节:留存凭证,明确约定

  付款时应主动索要加盖经营单位公章的发票,并注明手机型号、串号(IMEI 码)、购买日期、保修期限及附加服务等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的,需留存聊天记录、订单详情、物流信息等电子凭证,截图保存促销活动规则及承诺内容。

  对于分期付款、以旧换新等交易模式,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每期还款金额、手续费、违约金计算方式及旧机折价标准,避免因条款模糊导致纠纷。切勿轻信 “零首付”“低利息” 等口头承诺,务必以书面合同为准。

  (三)使用与售后环节:关注权益,理性维权

  手机出现故障时,应首先查看保修卡明确保修范围 ——非人为损坏的性能故障通常可享受品牌官方保修服务(需注意私自拆机等行为可能导致保修失效)。选择官方授权服务网点进行维修,避免前往非正规维修点,防止零部件被更换或维修记录造假。

  维修时需与服务商签订维修单据,注明故障现象、维修项目、更换部件型号及保修期限,并索要维修费用明细。为保障自身权益,应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如通过拍照和录像记录维修前后的手机状态、沟通记录、付款凭证、维修单据等,作为后续维权依据。对于 “过保” 产品,维修前务必确认费用估算,避免陷入 “维修贵过新机” 的困境。

  二、经营者应履行的主体责任与行为规范

  (一)严格遵守信息公示义务

  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商品信息,包括手机型号、配置参数、价格构成、售后服务流程及投诉联系方式等;通过网络销售的,应在商品详情页清晰标注上述内容,不得使用 “最佳”“顶级” 等绝对化用语,确保宣传内容与产品实际性能一致。

  (二)保障产品质量与服务承诺

  销售的手机需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严禁销售翻新机、高仿机、走私机等不合格产品。其中,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手机,须严格履行 “七日无理由退货” 义务;无论通过线上还是线下渠道销售的手机,均需全面执行 “三包”(修理、更换、退货)义务。售后服务网点应清晰公示维修范围、收费标准及处理时限,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三)规范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

  在提供手机激活、系统升级等服务时,需明确告知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的范围及用途,不得强制要求授权无关权限;妥善保管消费者数据,防止信息泄露或滥用,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义务。

  (四)主动化解消费纠纷

  建立便捷的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应尽快予以回应,积极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涉及质量问题的,应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委会的调查处理,不得推诿拖延。

  三、维权途径与消费倡议

  (一)维权渠道指引

  消费者如遇手机消费纠纷,可通过以下途径依法维权:

  与经营者协商:直接联系销售方或品牌售后,提出合理诉求;

  向消委会投诉: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东莞消费者委员会微信公众号”提交投诉材料;

  向监管部门举报:对涉嫌违法经营的行为(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可向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经查实将依法查处;

  司法途径解决:协商或调解无果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二)共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倡议

  我们呼吁广大手机经营者:坚守诚信底线,强化责任意识,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信任。

  同时倡议消费者:增强理性消费意识,主动学习消费维权知识,保留消费凭证,敢于对侵权行为说 “不”,共同监督市场秩序。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将持续加强手机消费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畅通维权渠道,为市民打造更安全、更放心的消费环境。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