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2022年第2号消费提示——理性消费 喜乐过年

时间:2022-01-24 10:0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字体:

  新春佳节将至,年货、餐饮、旅游是每年春节的消费热点。根据近年春节消费投诉情况,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春节期间要注意做好防护,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性消费,欢度快乐祥和的春节。

  一、减少聚餐,厉行节约。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建议消费者尽量减少人多的聚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秉承文明、健康、崇尚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理念。一是选择放心的餐饮企业。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商家进行消费。二是按需点餐。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餐量,践行“光盘行动”,用餐完毕后主动打包,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三是文明用餐。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确保卫生安全。

  二、食品消费,安全当先。购买食品,消费者应选择有合法来源、品质保证的商场超市或供应商,尽量不选择食品安全和售后服务难保证的家庭小作坊、微商,要查看食品包装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方式、检验检疫等食品标签内容。网购食品需要注意快递运输的保存风险,按需适量购买年货,以免囤积造成变质和浪费。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不购买来源不明、不能提供“随附追溯码”的进口冷链食品。烹饪食品时,要做到烧熟煮透,避免直接生吃、半生吃,确保食品安全。

  三、促销优惠,规避套路。面对线上线下商家各类促销活动,要警惕商家虚假打折、赠品诱惑等套路,谨慎选择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的商品,不要给“爆款、特价、直播价、超低价”等宣传冲昏头脑,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陷入低价陷阱。网购商品应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款项切勿听从商家误导绕过平台汇入私人账户。

  四、预付消费,提高警惕。不少商家在春节期间推出预付充值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而预付式消费带来的不履行承诺、商家跑路等消费纠纷问题频发,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理性办理。办理前要充分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建议不要办理一次性大额、消费周期长的预付项目,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款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内容、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五、旅游出行,安全为主。春节是出行旅游高峰期,容易出现车辆拥堵、人流拥挤情况,市消委会倡导大家尽量“合理安排、错峰出行”,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措施,避免到中高风险地区旅行。跟团出游的,要选择证照齐全的旅行社,要签订旅游合同,明确权责义务;选择自由行的,要提前做好路线规划,落实景区“预约、限流、错峰”的要求,避免扎堆聚集;通过网络预订旅游项目的,要仔细核对订单,避免出现因订单错误而导致不能住宿、不能进景区等问题。

  最后还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任何场所消费都要核对费用清单,主动索要和保留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拨打12345 政府服务热线或向当地消委会投诉。祝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新春快乐!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

2022年1 月24 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