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临近,即将迎来消费的高峰期。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东莞市消费委员会温馨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疫情防控,安全理性消费。
一、百货促销,理性参与。国庆假期,线上线下商家打折、满送、预存款翻倍等各种促销活动如火如荼,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售后服务机制健全的商誉商家或平台,了解促销规则,货比三家,按需理性消费。消费者不要被大额优惠、减免抵扣、赠送返券叠加、精美包装等诱惑宣传冲昏头脑盲目消费,警惕先降后升虚假打折、隐瞒促销限制条件、虚假宣传或展示、异地售后服务难保障、食品物流配送、诱导私下转账交易等消费风险。
二、外出就餐,践行节约。国庆小长假期间,也是亲朋好友聚餐的高峰期,结合疫情形势,尽量减少多人聚餐,倡议消费者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美德,养成文明健康用餐的好习惯。一是选择证照齐全的合法餐饮服务企业和平台。二是按需点餐。做到“光盘行动”,就餐毕后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三是文明用餐。尽量使用公勺公筷、实行聚餐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确保卫生安全。
三、安全出游,防控意识不放松。倡导就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市出行,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确有意向外出出游的,建议提前通过电话或官方公众号,了解旅游地和景区的相关政策规定、开放时间、限流预约等旅游信息,户外游玩项目,注意人身安全。通过网络订票的,要仔细查看订单内容,了解清楚门票兑换时间、可否提前取消等条款。
四、警惕预防款套路,避免大额消费。近年,预付款消费纠纷明显增多,消费滞后性的特征,且预付式消费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的客观情况,使得预付款交易诱导存款、强制消费、货不对版、易付难退、关门失联等纠纷时有发生。国庆长假,商家推出促预付款消费的让利幅度、延长服务期限、赠送商品或服务等等可能会更具诱惑力,建议消费者主动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口碑,签订合同约定重要承诺和退卡违约责任,保留凭证和宣传资料,不要贪图优惠一次性大额充值,按需要办理。
五、家电维修保养,慎防行业猫腻。正值秋冬换季,不少市民趁小长假,维修清洗家里的空调、厨房电器等家电,尤其当前网络平台预约服务相当方便。建议消费者选择有信誉和资质且售后服务健全的商家或平台,事前双方沟通好维修项目和可能涉及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求维修人员出示工作证,主动防范山寨维修、虚假宣传、加收费用、偷换部件、“无病乱修”“小病大修”等行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最后,消费过程中务必索要并保留好各类消费凭证,遇纠纷先与商家协商,若协商未果,及时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或向消委会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