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孩子面对新学科、新课程,该不该送孩子上培训班、兴趣班、上什么样的课程,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话题。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来看,校外培训收费大多采用预付款方式,一旦发生消费纠纷,维权难度相对较大。近期部分城市出现校外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情况,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东莞市消委会提醒广大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警惕预付款风险,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一直是消费维权的痛点和难点,教育培训是其中的高发领域。选择校外培训,建议广大家长收好以下提醒: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建议家长朋友们尊重科学的学习规律,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孩子的学业成长关键是专注课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要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不盲从、不跟风。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多一些亲情陪伴和亲子互动,让孩子的课余生活多一些温馨快乐。如您为孩子选择兴趣爱好类培训,建议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
二、选择合规培训机构。参加校外培训前,建议家长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教师资质、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进行实地查验,拒绝“证照不全”“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不要轻信培训机构、营销人员关于组织考试、保送名校、帮助择校等承诺。
三、注重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家长主动要求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详细了解课程内容、授课教师、退费流程等,对培训内容、质量承诺、培训期限、收费金额、退费标准及违约责任,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规收费票据,收费票据必须和办学机构名称一致。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以作为维权凭据。
四、谨慎办理期限长数额大的预付款。尽管预付式消费或多或少有金额让利、课程课时赠送等优惠,但后期培训的课程安排、教师资质、授课质量、机构经营状况,以及是否适合孩子需求等都有不确定性,家长切勿冲动报班。建议家长谨慎选择期限长、金额大的培训预付服务,应结合孩子自身需求、经济能力等因素理性选择。
东莞市消费者委员会
2024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