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下好标准化“三步棋”,助力企业以先进标准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赋能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稳定我市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一是下好政策支持“先手棋”。出台《东莞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场监督管理)管理办法》,首次将打造技术标准创新平台、成立标准化专家工作室、上榜“领跑者”榜单等项目纳入资助范围,大幅提高重点项目资助金额,并开展2022年标准化资助奖励申报工作,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各项标准化活动,扎实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截至2022年5月,全市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国际先进标准)111项、国家标准1188项、行业标准952项、地方标准257项、团体标准271项、企业标准16019项。
二是下好支撑力量“关键棋”。引入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北京创拓国际标准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先进科研组织机构,推动成立东莞市质量发展标准化研究院,充分整合人才及资源,推动更多优质标准化项目、组织和活动落地东莞,提升东莞企业、服务机构市场竞争力。今年打造了市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3个,成功推动宜安科技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成立落地。
三是下好核心工作“制胜棋”。深入打造智慧零碳工场、普洱茶干仓标准化、消费类电子线缆国际化3大市级标准化试点,鼓励东莞特色农产品制定地方标准,持续带动产业链企业竞争力提升。目前,东莞市春福润茶叶有限公司开启了“技术创新+产学研”道路探索,正在义乌、青岛、大同等地建立多个体系成熟的标准化茶叶仓库;东莞市擎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全生命周期”工业园区碳中和项目建设,成功推动《智慧零碳工业园区设计和评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升级为广东省级地方标准;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制定了《东莞设施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冰荔荔枝栽培技术规程》《糯米糍荔枝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等传统农业产品栽培技术标准,有效提升了传统农业产品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