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工商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以下简称“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任务要求,厚植工作机制,继续扎实推进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承接好片区外资企业、集团公司、股权质押等登记业务,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片区各镇前移行政审批服务,有效激发创业创新热情。截至2018年12月,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有市场主体数8590户,其中企业数量7721户,企业占比约达90%;2018年1-12月,松山湖新增市场主体数2632户,增长42.69%。同时,松山湖片区市场主体数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片区实有市场主体数225341户,2018年1-12月新增市场主体数53379户,增长26.74%。分局在市工商局和园区管委会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前移。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分局在原审批前移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市工商局《关于明确工商登记审批权限和程序的通知》(东工商企登字〔2018〕1号),将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内资企业法人(不含股份公司)登记注册和证照管理审批权限下放至片区各工商分局,由所在镇工商分局受理、审批,符合就近原则,方便了办事人。同时,科学划分内部审批权限,将公司设立、股权变更等大部分原分局局领导审批权限划分为股长权限,将公司变更(股权转让外)等原分局股长权限划分为普通科员权限,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进一步减少审批层次,提高审批效率。
二、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学习培训、部门协作以及窗口建设,分局贯彻落实“多证合一”、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以及名称自主申报制改革,积极推进两个《办法》落地实施。去年5月,“证照分离”改革在全省12个市的17个国家级功能区实施,松山湖是我市唯一一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分局在园区管委会和市工商局的领导下,把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着力解决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上,积极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向纵深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目录(129项),切实履行“双告知”职责。
三、进一步完善协调沟通机制。正确处理好工商直属分局与市局、管委会、片区内其他分局之间的关系,不断理顺运行机制。及时总结运行过程的经验和做法,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向上级报告,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8以来,分局共向上级报送各类工作总结、汇报材料8篇。加强片区内各分局之间交流与联系,为更好地推进松山湖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座谈会议形式传达片区联席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工商通”与片区各分局登记股建立交流群,及时有效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问题;先后组织了三次片区工商登记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分局审批权限、履行审批前移职责、服务承诺制度以及业务系统运行问题,不断改进工商分局窗口服务工作,以满足片区的统筹工作实际和审批服务前移的办事需要;强化监督机制,不定期对片区分局的登记档案进行抽查,及时纠正不足及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四、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一是提高设立业务的审批效率,试行设立业务24小时办结制,即上午受理的下午办结,下午受理的第二个工作日上午办结。二是实行不限号收件服务。对临近下班时间且已领取排队号的业务,安排受理人员或者专人收取材料,并做好材料清单和联系方式登记,做到“窗口不限号、群众不白跑”。三是提供免费邮政快递服务。依托市民中心“政务专递”服务,为到分局办事的片区内群众和企业提供免费邮政快递服务,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使群众和企业办事更省时、省力,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满意度。